一、 采購范圍: 主裝置DCS系統采用Honeywell PKS C300系列,主要對氣化、合成、尿素裝置工藝參數進行過程控制,系統主要包括12對控制器、12對防火墻、15臺操作站、3臺工程師站、2臺服務器,43套機柜,同ESD系統、ITCC系統進行數據通訊。 目前系統已連續運行十年,為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針對系統深層次問題能夠有專業的服務保障,進而確保生產運行穩定,實現關鍵控制系統預防性維護保養。 二、一般指標: 1、工器具及耗材要求:標準儀器必須滿足精度要求,工具必須同系統匹配,更換的耗材必須為原廠正品耗材,提供采購渠道證明文件。 2、系統病毒查殺要求:對系統進行病毒查殺所使用霍尼韋爾公司認證的防病毒軟件對PKS控制系統的服務器和操作站進行病毒檢查,檢查完畢,防病毒軟件不駐留,如發現感染病毒,利用殺毒軟件進行清除,不能清除的由投標人工程師重裝系統和PKS軟件,因查殺病毒導致的系統或功能缺失由投標人負責解決,期間產生的額外工期不予結算,提供病毒查殺報告。 3、服務器維護要求:服務器數據庫( SERVERA SERVERB EMDB ERDB QDB)診斷、修復,服務器冗余切換測試,保證服務器運行正常。對FDM HART設備管理服務器進行診斷、數據備份,確保FDM服務器運行正常,提供過程記錄。 4、系統報警處理要求:針對系統控制器I/O link 故障報警,處理完成后確保徹底解決不再重復發生,針對系統出現的其他報警信息,配合招標人進行報警處理,直至報警消除,并提供系統報警處理報告。 5、硬件檢測要求:對系統的軟硬件進行版本檢測,對硬件(包括備件)進行打補丁升級,要求升級到最穩定的版本,提供軟硬件升級報告,對在用及備用的系統CPU及I/O卡件狀態進行診斷,確保CPU及I/O卡件處于運行的最佳狀態,無潛在的運行隱患。 6、FTE網診斷要求:對系統FTE網絡檢查和測試,對網絡各端口的帶寬、負荷、通訊誤碼率、參數設置等指標分析評估,對發現的插接錯誤、接頭松動、電纜破損等故障隱患進行修復,利用網絡分析工具軟件對各節點及交換機進行通訊性能測試,并根據已采集的FTE網絡通訊信息進行分析、優化FTE網絡,出具FTE網分析評估報告。 7、操作站及工程師站維護要求:對運行的CONSOLE站進行清灰,重啟后確保主機運行正常,對備用主機進行檢測,確保備用主機處于完好狀態,提供操作站及工程師站系統安裝操作指導手冊、提供操作站及工程師站主機更換操作手冊。 8、服務工程師應具備5年以上PKS系統經驗,熟悉華鶴公司DCS系統組態內容及系統結構。到廠服務人員至少1人職稱為高級工程師,提供Honeywell官方頒發的證明文件。 9、投標人服務范圍 投標人必須提供滿足本技術協議書和所列標準要求的系統維護服務,每次系統服務內容按照招標人提供的服務聯絡單要求進行維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9.1系統硬件檢查維護部分 9.1.1系統設備清理: 系統硬設備(卡件、底板、端子板、操作站主機、工程師站主機、服務器主機、輔助設備、系統電源、風扇及濾網)除灰。 9.1.2 系統環境檢查 對系統應用環境進行測試,包括通風、靜電、溫度及濕度、接地狀態、逐點檢查系統的接地點,消除松動、腐蝕、破損、干擾隱患等環境因素進行檢查,對不滿足系統環境安全要求的方面,提出應用要求及整改方案。 9.1.3 CPU及I/O卡件、服務器系統冗余性能測試 對系統的冗余、開關性能、I/O熱備等性能進行測試,包括CPU 2-1-0測試,I/O卡件的冗余、熱備維護測試,I/O總線的冗余測試、通訊冗余測試,系統電源冗余測試、系統硬件的兼容性能檢查,系統軟硬件潛在問題處理等,并通過上位軟件系統報警對系統的長期運行全面監督評估。 9.1.4 電源系統測試 對系統外供220VAC電源、系統24VDC現場電源、系統冗余電源等供電單元進行質量測試,包括頻率、電壓波形等,并對系統的全部配電進行檢查,檢查系統配電設備的分配連接正確性、電源分配設備的使用可靠性及其各設備的保險安全保護性、完好性。 9.1.5 通訊設備檢查 系統通訊連接電纜、接插件、通訊卡件、通訊交換機、通訊網卡等網絡設備進行安裝、物理連接可靠性,合理性進行檢查及整改。 9.1.6 系統工程師站\操作站檢查 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硬件設備測試,包括風機、硬盤使用情況、內存使用情況、計算機軟硬件配置支持及兼容情況,進行檢查。 9.1.7系統集成設備檢查 參考系統設計資料對系統柜內I/O信號連接設備,包括接口端子板ETP,隔離安全柵、隔離繼電器等中間單元進行測試,查所有連接電纜的接頭是否發生氧化、連接緊密程度等,并加以緊固,檢查所有帶保險絲端子內的保險絲的狀態,檢查控制器電池,并提出更換時間,并負責電池更換。更換氧化嚴重的端子、電纜接線頭、失效保險絲、控制器電池、機柜風扇、過濾網、機柜燈管等易耗品,檢查系統 24V 電源工作情況,視情況進行更換、設計改進,確保整個系統的 24V 供電安全,連續測試48小時網絡鏈路的通訊狀況,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修復發現問題,對故障設備提出維修或者更換建議。 9.2軟件維護部分 9.2.1 系統備份 記錄備份系統程序在線運行初始值,通過UPLOAD確定最新應用程序,并對控制程序進行備份,對HMI應用程序進行備份,在關閉PKS控制系統前,對系統組態信息進行完全備份,保存最新的組態信息,確保重新啟動時和停機前組態的一致性。 9.2.2 操作站、工程師站WINDOWS系統軟件檢查、安裝、病毒查殺 新安裝操作系統軟件,使操作站計算機在性能及安全性上保持最好,對系統進行全面的病毒查殺,確保防病毒軟件同工控系統軟件兼容。 9.2.3應用程序檢查 對應系統硬件版本檢查系統軟件兼容性、通過專用程序安裝檢查軟件對軟件進行安裝完整性檢查;應用系統應用程序檢查軟件對系統程序進行編譯完整性及正確性檢查,排除程序運行隱患。 9.2.4 程序檢查、安裝 根據用戶的應用維護經驗,對程序重裝,并處理發現問題及完善,排除應用隱患。 9.2.5 通訊功能測試 對系統與ESD/ITCC系統的MODBUS RS485通訊質量進行檢查,結合系統操作站及專業通訊檢測軟件對系統檢查系統通訊質量進行檢查。 9.2.6系統下裝恢復 服務器數據庫同步、時間同步恢復系統運行初始值寫入,恢復系統配置,恢復應用程序, 全部下裝程序及運行。 9.2.7 系統投用、調試 維護完成后,配合招標人完成系統的聯鎖、控制調試,上位畫面的顯示、軟按鈕的調試,確保系統上下位一致,配合招標人完成系統的相關變更。 9.3 所有更換的舊耗材提供給招標人。 9.4 系統技術培訓:日常維護注意事項、DCS系統操作、系統通訊相關知識。 9.5 系統標準化工作:提供系統最終的I/O點表(各機柜單獨的I/O點表)、系統備份根目錄、服務器工程師站操作站標識、系統與第三方通訊地址表、系統組態修改記錄、系統備份記錄等。 9.6 投標人自行負責服務人員的食宿、交通、勞保用品(包括不限于:安全帽、勞保鞋、工作服、護目鏡、耳塞、絕緣手套),投標人需按照招標人管理要求進行入廠安全培訓、工作風險性分析、現場作業票辦理等管理制度,具體安全環保要求詳見【附件1 承包商HSE責任書】。 9.7 投標人提供的耗材清單: 序號 | 名稱 | 預估數量(3年) | 1 | 系統機柜風扇、濾網 | 3套 | 2 | 輔助柜風扇、濾網 | 18套 | 3 | 機柜照明燈具 | 30支 | 4 | 顯卡(T5820) | 9塊 | 5 | 內存(T5820) | 9個 | 6 | 硬盤(T5820) | 9塊 | 7 | I/O LINK電纜 | 30條 | 8 | CPU備份電池\CC-SCMB02 | 6塊 | 10、投標人的工作流程 10.1 投標人入廠流程 投標人確定入廠日期后,提前聯系招標人對接進廠事宜。入廠需填報表格和制作人員胸牌(表格詳見附件1),完成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課程和3次安全培訓考試答題。 10.2 投標人工作流程 10.2.1投標人負責與招標人技術人員對接工作,做好系統維護前期準備工作。 10.2.2投標人完成所有維護項目,與屬地單位完成工作量確認及質量驗收并填報《工程量確認單》(表格詳見附件2)《機電儀質量驗收證書》(表格詳見附件3)。 10.3 投標人離廠流程 投標人應盡快辦理合同結算,結算資料按照合同約定條款執行,同時提供完整的交工資料。 11、交貨期與工期要求 招標人將服務委托單以郵件形式發送給投標人,具體進廠服務日期以雙方約定的委托單內容為準,投標人按照要求時間到達現場,按照要求完成全部的工作內容。 12、售后服務 投標人在技術服務完成后,質保期內若系統投入運行后同一故障再次出現需投標人提供免費的技術服務來徹底解決此故障問題,每次技術服務項目的質保期為6個月。該服務包含兩項服務內容:一項為隨時電話遠程技術支持指導;另一項為如果系統運行不穩定需投標人隨時到廠進行現場技術服務。 具體參數詳見《技術詢價文件》 |